整治网络非法活动典型案例六
2013-10-15投资者教育园地
案例六、以销售咨询类软件工具、终端设备,或售后服务、技术培训等名义变相从事投资咨询业务。
主要表现形式及传播途径:
本类非法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以销售咨询类软件工具、终端设备,或售后服务、技术培训等名义变相从事投资咨询业务。
本类非法活动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利用门户网站、财经网站、论坛、股吧、博客、微博、QQ、MSN等新媒体作为营销平台散布非法活动信息,或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播出或刊载违规节目或广告。
案例简述:张某是某公司的一位老客户,平日里作风谨慎。一日,张某在其QQ上收到信息,营销其加入某投资QQ群,张某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加入了该QQ群。不久,该QQ群发布信息推荐使用“自主开发”的荐股软件,张某要求试用一段时间,其后张某通过该软件略有获利。试用期结束后,对方告诉张某,成为其会员可以获取更多投资信息,获得高额的回报,只需要事先缴纳1万元的会员费。张某在高额回报诱惑下,决定缴纳会员费并投入10万元,使用对方“自主研发”的荐股软件进行操作。不久,张某亏损了2万元,加上1万元的会员费,平日里谨慎的张某因一时贪念就损失了3万元。
手法分析:荐股软件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优秀的荐股软件可以让投资者及时掌握比较全面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投资者一定的专业投资建议。目前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投资者对销售和使用荐股软件相关法规不熟悉的情况,推出虚假的“荐股软件”欺骗消费者。不法分子推销虚假“荐股软件”时往往进行夸大宣传,吹嘘软件的“神奇”功能;甚至通过人工提供或调节软件“池”,达到其欺骗投资者的目的;有的不法分子声称荐股软件只是工具,“要做好,就加入公司,成为会员,由专家指导”,进一步欺骗投资者。
投资者风险提示:根据中国证监会2012年12月正式发布的《关于加强对利用“荐股软件”从事投资咨询业务监管的暂行规定》,向投资者销售或提供“荐股软件”并且直接或者间接获取经济利益的,属于从事投资咨询业务,应当经中国证监会许可,取得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未取得投资咨询业务资格,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利用荐股软件从事投资咨询业务。因此,投资者在购买“荐股软件”和接受投资咨询服务时,应当事先了解或查询销售机构或个人是否具备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投资者可以在中国证监会网站(www.csrc.gov.cn)、中国业协会网站(www.sac.net.cn)进行查询,防止上当受骗。
参考法规:
一、根据《关于加强对利用“荐股软件”从事投资咨询业务监管的暂行规定》第二条的规定,提供“荐股软件”属于从事投资咨询业务,必须经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取得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未取得投资咨询业务资格,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利用荐股软件从事投资咨询业务。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设立公司,必须经国务院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未经国务院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业务。
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非法发行和非法经营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6]99号 三、(三)严禁非法经营业务。承销、经纪(代理买卖)、投资咨询等业务由证监会依法批准设立的机构经营,未经证监会批准,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经营业务。
四、《、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规定:从事、期货投资咨询业务,必须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取得中国证监会的业务许可。未经中国证监会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从事本办法第二条所列各种形式、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经营机构、期货经纪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从事超出本机构范围的、期货投资咨询业务,应当遵守本办法的规定。
五、《经纪人管理暂行规定》第十三条规定:经纪人应当在本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和公司授权的范围内执业,不得为客户提供非法的服务场所或者交易设施,或者通过互联网络、新闻媒体从事客户招揽和客户服务等活动。
六、《中华人民共国和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有关【诈骗罪】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